
这几日,新都市民王月惊喜地发现,街上的共享“氢马儿”(氢能源共享单车)多了起来。原来,继去年首次投放500辆后,新都又陆续在城区范围内投放了3000辆氢能源共享单车,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氢能交通产品规模化落地及批量化商业运营。
在此背后,新都区氢能产业正面临飞速进步和更大的布局——全国首个30万套/年小功率液冷型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正式落地新都,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中心提供关键技术、此批“氢马儿”的研制生产方四川轻绿科技有限公司(轻绿科技)建设,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专业化量产百瓦级氢燃料电池的生产基地,为氢能单车的规模化量产以及全产业链国产化提供关键支撑。
“我们将以此次‘氢马儿’规模化量产为契机,继续加速构建氢能全产业链。”为了降低氢燃料成本,新都将推进制加氢一体站规划布局,同步配套低压固态储氢专用加注设施,建立氢能源联合采购机制。同时,轻绿科技正积极协调供应链,推动氢能单车动力核心的小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、固态储氢瓶实现本地配套,并吸引上游膜电极、双极板等材料企业和下游整车制造企业集聚。预计两年内,氢能单车核心部件、关键材料及整车制造将实现完全“新都造”,形成全链条产业闭环。
拿出手机扫码,随着“咔哒”的解锁声,王月熟练地骑上一辆“氢马儿”稳稳前行。对她来说,遍布街头的“氢马儿”已成了城市短距离出行的最佳选择。“这个车起步价2.5元,稳定又续航长,省时、省力还省钱。”王月补充道,“现在车辆密度更高,我们用起来更方便了。”

“从去年8月试投放到现在,用户接受度不断提高,充分验证了氢能共享单车在短途出行市场的可行性。”“氢马儿”运营方、新都区新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这款氢能源单车由新都本土企业轻绿科技生产,每辆车搭载的固态储氢瓶可储存100克氢气,确保其续航能力达百公里,满足用户日常通勤及短途外出的需求。同时,其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/h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兼顾了灵活性与便捷性。
据悉,截至7月下旬,“氢马儿”注册用户已超过20万人,累计订单量达106万个,总骑行里程超250万公里。
为何新都能在全国率先实现“氢马儿”的商业化规模运营?记者了解到,此次“氢马儿”的规模化推广,其动力核心——小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突破至关重要。
“这项核心技术转化是由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为我们公司提供的。”轻绿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坤表示,全国首个30万套/年小功率液冷型氢燃料电池系统项目即将在新都开建,项目建成后,轻绿科技将实现年产30万套氢能两轮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,并联合国内知名两轮车主机厂在氢能单车、氢能摩托车两个细分领域开展创新突破,占领全球氢能两轮出行领域市场高点。
据悉,目前公司“氢马儿”仅在中亚、中东等海外市场,订单数量就已达到了5万辆左右。
“我们将以此次‘氢马儿’规模化量产为契机,继续加速构建氢能全产业链。”为了降低氢燃料成本,新都将推进制加氢一体站规划布局,同步配套低压固态储氢专用加注设施,建立氢能源联合采购机制。同时,轻绿科技正积极协调供应链,推动氢能单车动力核心的小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、固态储氢瓶实现本地配套,并吸引上游膜电极、双极板等材料企业和下游整车制造企业集聚。预计两年内,氢能单车核心部件、关键材料及整车制造将实现完全“新都造”,形成全链条产业闭环。